炮火撕裂克什米尔的夜空,印度和巴基斯坦这对老冤家又干起来了。
刚签完停火协议还没捂热乎,两边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互扔炮弹,这操作简直比过年放烟花还勤快。
乌坦布尔的居民一抬头就能欣赏到免费"灯光秀",只不过这"烟花"随时可能要人命。
印度空军的小伙子们憋着一肚子火,阵风战机在跑道上蓄势待发。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疙瘩可是莫迪老仙的心头肉,每架都够买好几个足球场的咖喱饭。飞行员拉杰什一边检查仪表一边嘟囔:"巴基斯坦佬的预警机就跟开了天眼似的,咱们得想个法子把它打下来。"地勤人员往机翼下挂载导弹时手都在抖,这玩意可比他们村头庙会卖的窜天猴厉害多了。
巴基斯坦这边也没闲着,ZDK03预警机在边境线上来回溜达,活像个空中巡逻的片警。指挥官阿卜杜勒盯着雷达屏幕直乐:"印度人的阵风再厉害,在咱们的透视眼下也是秃子头上的虱子——明摆着。"话没说完警报就响了,雷达上几个光点正以惊人的速度逼近。
地面上,斯利那加的集市早就乱成一锅粥。卖香料的老汉阿米尔抱着头往防空洞跑,摊子上的姜黄粉撒了一地。"这帮当兵的发什么疯!"他边跑边骂,"我孙子还等着我买新课本呢,这下可好,课本钱都让炮弹给炸飞了。"隔壁卖羊绒围巾的商贩更惨,刚进的货全被冲击波掀起的尘土盖了个严实。
新德里和伊斯兰堡的新闻发言人倒是默契十足,都在镜头前把责任推给对方。印度那边说巴基斯坦先动的手,巴基斯坦这边说印度不守信用。两边记者会的茶水间里,工作人员偷偷交换着眼色——这种戏码他们看得太多,连台词都能背下来了。
克什米尔的雪山默默注视着这场闹剧,山脚下的溪流里还漂着上次冲突留下的弹壳。放羊的克什米尔少年阿迪勒蹲在岩石后头,手里的智能手机正录着空战画面。他爷爷那辈就在看印巴打架,到他这代还是老样子。"要我说两边长官都该去喝杯奶茶降降火,"他对着手机镜头说,"这天天放炮仗,我们家的羊都不敢好好吃草了。"
边境哨所里,印度士兵维尔马和巴基斯坦士兵哈桑隔着一道铁丝网大眼瞪小眼。上个月他俩还偷偷交换过香烟,现在却得假装是仇人。"老兄,"维尔马趁着长官不注意压低声音,"你们那边还有薄荷味的烟吗?"哈桑撇撇嘴:"都被你们炸没了,现在只剩一肚子火气。"
国际观察员们在五星级酒店里喝着威士忌写报告,玻璃窗外的炮火成了最好的下酒菜。来自瑞典的卡尔松先生已经见怪不怪:"比起中东那边,这儿简直像场烟火表演。不过话说回来,"他抿了口酒,"印度人要是真把巴基斯坦预警机打下来,这戏可就唱大了。"
伊斯兰堡的茶馆里,退休老教师纳西尔给孙辈讲古:"当年我们打下来印度两架飞机,全国人民高兴得像过节。"小孙子咬着糖问:"那这次我们能赢吗?"老头摸摸胡子笑了:"傻孩子,这种游戏哪有赢家,最后倒霉的都是老百姓。"
夜幕下的克什米尔山谷里,炮火映红了半边天。德里和伊斯兰堡的政客们还在电视上打嘴仗,边境村庄的百姓已经收拾好简单的家当准备逃难。卖馕的小贩侯赛因把烤炉埋在后院,嘴里念叨着古兰经。他的曾祖父埋过烤炉,祖父埋过,现在轮到他了——这该死的循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?
本文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,杜绝低俗内容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